近日,南京大學聘請孫曉云主席任兼職博導、續(xù)任中國書法研究院院長儀式在仙林校區(qū)舉行。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向著名書法家孫曉云頒發(fā)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及南京大學中國書法研究院院長聘書。
儀式結束后,孫曉云為南京大學師生帶來題為“一筆一畫書寫偉大時代”的講座。孫曉云結合建黨100周年主題,分享了學習、研究、傳承、弘揚書法藝術的親身經歷和思考體會以及參加重大題材創(chuàng)作、書法公益項目、文藝志愿服務的工作實踐和思想感悟,以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將中華優(yōu)秀文化的傳承發(fā)展、建設文化強國的自信力量鮮活、真摯地傳遞給現場師生。
孫曉云介紹到,從小寫字是她每天的必修課。學生時代,所有書本的空白地方,都會密密麻麻寫上字、畫上畫�!扒靶┠�,媽媽交給我一包東西,說是家里小閣樓上找出來的。其中居然有一本我55年前手抄的《毛主席語錄》�!睂O曉云現場展示了手抄本的照片:四四方方,封面端正地寫著她的名字,本子內頁是一行行藍色的字,整整齊齊。直到成年后,孫曉云才知道,幼年這樣喜歡寫字,就是自己的“初心”,“只要一拿起筆來寫東西,我就特別快樂,什么都忘了�!睂O曉云一直在文化系統(tǒng)工作,從來沒有停止書寫。講座現場,她表示,希望同學們都能發(fā)現和挖掘自己的“初心”。
孫曉云還展示了自己的一方印——“術后書”。這方印源自于2013年,她的脊椎動過一次大手術。原本兩個半小時的手術,實際做了7個半小時,非常艱難,術后在醫(yī)院度過了幾個月,躺在床上不能動。她知道自己還是能寫字,但是不知道字會寫成什么樣。她讓朋友幫忙刻兩枚印,一個是“術后書”,一個是“術后體”。如果寫出來的字和以前不像了,就用后一枚印。術后第三天,一名小護士來找她簽字�!熬尤缓灣鰜淼淖趾鸵郧耙荒R粯�!我當時好高興�!睂O曉云說,她清楚記得,那是2013年4月18日,“我覺得那是我的‘復活’,我好激動。”她立馬讓朋友�?塘恕靶g后體”印章,轉而刻了“術后書”,在后來的書法作品中使用。
“‘仿佛若有光’是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中寫到的。這一束光,卻是奔向光明、豁然開朗的原始動力�!睂O曉云說,手術后半年時間里,她的背彎不下來,坐的時候要靠著墊子,經過半年不斷努力,才慢慢恢復。
孫曉云通過自己術后8年的堅持,希望告訴聽講座的同學們:“一切理想的實現,是來源于堅持�!睂O曉云說,回顧60年的書寫生涯,每當遇到困難時,書法就是精神安慰、力量支撐。
南京大學中國書法研究院是南京大學下屬教學科研單位,2018年6月6日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(qū)正式揭牌成立,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、江蘇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孫曉云受聘首任院長。
(現場圖片來源于網絡,侵刪)
來源:中國書畫網